liang-zi-hu-2015

第五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在校召开

 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娟 王康丽)10月26日至28日,第五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在校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储能专业委员会主办,我校电气学院、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副校长解孝林参加开幕式并致辞。


  储能技术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对于构建智能电网、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发展新能源汽车等具有重大意义。“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以“促进储能科学与技术交流,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对接,提升储能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储能青年才俊”为宗旨,已经成为我国储能科学与技术领域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本次大会的主题为“创新储能技术,共享绿色电力”,同时开设了“动力与储能电池”“物理储能”“电力储能应用”和“青年储能科学家论坛”等四个分论坛,并举办了面向研究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储能科学技术讲习班”。来自国内外近80所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近60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

  27日上午,在新电气大楼报告厅举行大会开幕式,同时在电气大楼多功能厅等四个会议室同时视频直播。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华炜和中国电机工程学院学会副理事长赵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欧阳明高教授,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华炜,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赵洁,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国际化工理事会副主席陈国华教授。开幕式由大会共同主席、电气学院蒋凯教授主持。


  开幕式结束后,清华大学欧阳明高院士作了“动力电池系统热失控研究进展”的大会主旨报告。复旦大学夏永姚教授、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袁中直教授(由亿纬锂能陈翔博士代讲)和我校电气学院文劲宇教授分别就“锂离子电池前沿技术与挑战”“用户侧及电网侧储能直流系统技术开发及实践”和“电力系统储能—从电能存储到多能存储”做了大会报告。


  27日下午和28日上午是“动力与储能电池”“物理储能”“电力储能应用”和“青年储能科学家论坛”等分论坛报告和讨论环节。分论坛设置主题报告30余个,邀请报告100余个。全国储能领域的学者、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给参会代表带来了精彩的报告并与进行了广泛交流,内容涵盖化学储能、物理储能、储能应用的基础科学、关键技术及产业应用等方面。各论坛代表积极参与,讨论热烈,洋溢着浓厚的学术氛围。

  28日下午举行大会闭幕式。清华大学欧阳明高院士和本次大会名誉主席、我校程时杰院士等参加了大会闭幕式。闭幕式上,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华民研究员和加拿大国家工程院士、上海大学张久俊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液流电池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工程应用现状与挑战”和“车用氢能质子膜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与前景”的大会报告。闭幕式由大会共同主席、上海交通大学马紫峰教授主持主持,分别颁发了《储能科学与技术》杂志优秀审稿人奖、高被引论文作者奖和第五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优秀墙报奖奖。会议最后,华中科技大学程时杰院士做了大会总结致辞。


  据悉,26日下午即大会开幕前,举行了“储能科学技术讲习班”。


  我校科发院、电气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系列活动。